《乐府杂曲鼓吹铙歌》 原文

《乐府杂曲鼓吹铙歌》 原文

注释

苞蘖(bāo niè):指植物的芽或新枝。

?(bīn):古同“濒”,水边。

蟠(pán):盘曲,环绕。

弥(mí):遍布,充满。

荆(jīng):古代指楚国,今湖北一带。

冃(mào):古同“帽”,这里指覆盖。

梁氏:指梁朝,南朝之一。

缉绥(jī suí):安抚,平定。

江汉:指长江和汉水流域。

都邑(dū yì):城市,都城。

圣人:这里指帝王。

神武:指帝王的英明和武力。

谋猷(móu yóu):计谋,策略。

海裔(hǎi yì):海边,指边远地区。

系缧(xì léi):捆绑,这里指俘虏。

降王:投降的国王。

澶漫(chán màn):广阔无边。

九译:多次翻译,指远方的异族。

金奏:指盛大的音乐演奏,庆祝胜利。

象形:指用形象来表现。

震赫(zhèn hè):震撼,显赫。

罔不(wǎng bù):无不,没有不。

龚(gōng):古同“恭”,恭敬。

翻译

植物的新芽在水边,只有根盘曲环绕。遍布巴蜀,遮蔽荆楚,背靠南方而安定。

覆盖我们旧时的梁朝,安抚平定艰难时期。长江和汉水的险阻,都城因此坚固安全。

圣明的君主兴起,神武的力量被运用。有勇有智的臣子,不依靠众人而奋起。投身于危险之地,施展计谋。

将敌人化为家人,心中有所考虑。浩浩荡荡的海边异族,不需威吓而自然统一。捆绑俘虏的降王,确立了功绩。

广阔无边的万里之地,宣扬唐朝的风气。远方的异族经过多次翻译,都来归顺。胜利后举行盛大的音乐演奏,用形象来表现。

震撼显赫于万国,无不恭敬。

赏析

这首作品描绘了唐朝的强盛和边疆的安定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展现了帝国的威严和文化的传播。诗中,“苞蘖”与“蟠根”象征着国家的根基稳固,“弥巴蔽荆”则描绘了边疆的广阔与安全。后文通过“圣人作,神武用”等句,强调了君主的英明和臣子的智勇,以及对外族的同化和征服。整首诗气势磅礴,语言凝练,表达了作者对唐朝强盛的自豪和对和平统一的向往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