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反脆弱1ztldxdz,(https://xueqiu.com/3862178939/323993527)
国产GPU四巨头IPO竞速:燧原、沐曦、壁仞、摩尔线程谁将率先破局?原创 软挖 软件开发与挖掘机技术2025年02月17日 06:00 陕西 52人2025 年开年,国产 GPU 赛道迎来一场资本盛宴。燧原科技、沐曦集成、壁仞科技、摩尔线程这四家头部企业,在 IPO 赛道上全力冲刺,掀起国产算力芯片领域的资本化浪潮。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,GPU 作为人工智能、数据中心、图形渲染等关键领域的核心算力,战略地位举足轻重。国产 GPU 企业的发展,不仅关乎本土算力自主可控,更承载着走向国际舞台的期望。接下来,我们一起剖析这四家企业在技术、市场、资本等方面的布局,以及它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,看看谁能在这场竞争中率先突围。一、燧原科技:腾讯系 AI 芯片龙头上市进展:2024 年 8 月启动 A 股 IPO 辅导(中金公司),预计 2025 年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上市。核心优势:产品矩阵:覆盖云端训练(邃思 2.0 芯片)与推理(云燧 i20 加速卡),算力达英伟达 A100 的 80%。商业化落地:庆阳、成都等地部署万卡集群,2024 年营收预计超同业。资本背景:腾讯持股 20.49%,为第一大机构股东,累计参与 6 轮融资。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 5.22%,系其在 AI 算力芯片赛道唯一投资标的。创始人赵立东、张亚林通过有限合伙企业合计控制 32.51% 表决权。最新动向:2025 年 2 月完成 DeepSeek 全量模型部署,推理效率提升 30%,并推出 AIoT 训推一体机。二、沐曦集成:全栈 GPU 生态新秀上市进展:2025 年 1 月完成科创板辅导备案(华泰联合证券),预计 2025 年四季度上市。技术亮点:产品线:曦思 N 系列(推理)、曦云 C 系列(通用计算)、曦彩 G 系列(图形渲染)。量产突破:MX500 系列 GPU 适配 DeepSeek-V3 大模型,2024 年营收超 10 亿元。资本布局:国家大基金二期意向投资,估值 100 亿元。投资方包括国调基金、中网投、红杉中国、经纬创投等,累计融资超 30 亿元。最新动向:曦云 C500 芯片支持 DeepSeek-V3 全精度运行,与联想合作推出国产 DeepSeek 一体机。三、壁仞科技:高性能芯片突围者上市进展:2024 年 9 月启动科创板辅导(国泰君安),若受阻或转港股,预计 2025 年底至 2026 年上市。技术突破:BR100 芯片:7nm 工艺,算力为英伟达 A100 的 3 倍,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。异构方案:首创 HGCT 技术,实现国产与英伟达 GPU 混合训练。资本背景:累计融资超 50 亿元,投资方包括高瓴、IDG、启明创投等,估值 155 亿元。创始人张文曾担任商汤科技总裁,持股 12.48%,启明创投持股 5.58%。风险提示: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最新动向:2025 年 2 月推出 DeepSeek R1 蒸馏模型推理服务,但 BR104P/S 芯片因代工限制延迟量产。广告锦衣天下军事/其他 87集四、摩尔线程:消费 + AI 双轮驱动上市进展:2024 年 11 月启动 A 股辅导(中信证券),预计 2025 年 5 月上市。产品矩阵:夸娥智算集群:支持万卡规模,落地贵安 AI 项目。消费显卡:MTT S80 支持 DirectX 12,适配 185 款游戏。资本实力:估值 255 亿元,累计融资超 50 亿元,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、红杉、字节跳动等。创始人张建中为原英伟达中国区总经理、英伟达全球副总裁,持股 44.07%,中信证券为辅导机构。最新动向:夸娥集群完成 DeepSeek-R1 蒸馏模型部署,获中国移动、浦发银行订单。五、行业展望:国产替代加速,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市场规模维度审视,2025 年中国 GPGPU(通用图形处理器,General-Purpos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,可在图形处理之外,用于科学计算、深度学习等通用计算任务)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450 亿元,这无疑为国产 GPU 企业构筑了广阔的发展空间。燧原、沐曦、壁仞、摩尔线程这四家行业头部企业,目标占据中国 GPGPU 市场超 30% 的份额,彰显出强劲的市场拓展意图与发展潜能,有望在国产算力市场中确立关键地位。在技术路线选择上,四家企业呈现出差异化的战略侧重。燧原和沐曦注重全栈 GPU 生态建设,从底层硬件设计到上层软件优化,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技术体系,以提升 GPU 在多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和兼容性。壁仞通过自研的 HGCT 技术实现异构计算,摩尔线程则在消费与 AI 双领域发力,优化芯片架构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,通过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,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。然而,国产 GPU 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。美国存在进一步扩大 14nm 设备出口限制的可能性,这将对国产 GPU 企业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充形成严重掣肘,制约企业的技术演进和市场拓展。与此同时,中芯国际先进制程芯片工艺量产进度存在不确定性,为依赖国产代工的企业带来一定风险,影响企业的产品规划与市场布局。此外,市场竞争渐趋激烈,国际行业巨头英伟达、AMD 等在技术与市场份额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,国产 GPU 企业需在技术创新、产品性能优化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,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,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。2025 年极有可能成为国产 GPU 上市元年,燧原和摩尔线程在上市进程中暂处领先地位,而壁仞和沐曦则需在商业化验证层面实现突破。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,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战略的实施,更可能对国产算力格局产生重塑效应。这场国产 GPU 四巨头的 IPO 竞速,不仅是企业个体间的竞争角逐,更是国产算力产业崛起的关键战役。让我们持续关注,共同见证国产 GPU 产业的蓬勃发展,期待其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焕发出夺目光彩。图片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。也欢迎对文章进行转载。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。图片图片阅读 1.1万